第1043章 那年,那夜,那场雨(下)-《不从圣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没有什么隐情,也没有什么苦衷,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不学无术,心术不正,已经走到了歧路,做出了杀人那种事情的恶徒。

    修道者之间因为道争,因为哪怕一个不怎么说得过去的理由去杀人,官府都不会追究,因为修道者之间有所杀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
    但普通人之间不行。

    约束普通人的律法很严厉,这是一种约束,也是一种保护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我没有急着离开。

    而是留在了小镇子里,想等一个结果。

    杀人毕竟是要偿命的,想来父亲没有做无谓的挣扎和辩护,官府贴出告示,三个月后问斩。

    三个月后,是个吉利的日子。

    具体吉利在哪里我如今已经记不清了,对于这种事情,对于父亲这种不算是父亲的人,我向来没什么需要特别记忆的。

    亲眼看着他问斩。

    这一年,我才十一岁。

    我没有去长安城,而是就这么留在了这座小镇子,做着散工,过着虽然不轻松,但却很安稳的生活,如果可以重新再选择一次,或许我会愿意永远这么普通而平凡的活下去。

    如果我的年幼生活算是悲惨和颠沛的话,那么从十一岁到十七岁这几年时间里,倒是没什么特殊的。

    普通到现在回头去想,竟然想不到那几年里都做了哪些人,认识了哪些人。

    我只记得忽然在快到十七岁的某一天,自己的心里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,一个要去长安城看一看的念头。

    我记得,母亲最想去的地方,也是长安城。

    圣朝的京都,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地方。

    我攒了些盘缠,不多,省吃俭用的话也足够这一路上的花销,一路上什么意外都没发生,没有任何突发状况,甚至比自己计划中的还要顺利。

    抵达长安城前,我在金陵歇了一夜。

    住的小店后街有家戏园,离得太近,免费听了一夜的戏,一个命途多舛的孩子因为父母走向歧途而导致了悲惨的童年,进而步了后尘的故事。

    我认为这不是父母的原因。

    一个人是否会踏入歧途,归根结底看的还是自己,因为我不认为我自己走了什么歧途。

    这一夜我没有睡。
    第(1/3)页